模具設計原理:
擠壓模具設計不同于一般的機械零件設計,而是介于機械加工與壓力加工之間的一種工藝性設計。除了應參考機械設計所遵循的原則外,還要考慮熱擠壓條件下的各種工藝因素,其中包括由設計者本身確定的因素,模子制造者確定的因素和由擠壓生產者確定的因素。
模具設計步驟:
1. 確定設計模腔參數
2. 模孔在模子平面上的合理布置
3. 模孔尺寸的合理計算
4. 合理調整金屬的流動速度
5. 保證足夠的模具強度
模具工作原理:
擠壓:就是將加熱的錠坯(鋁棒)置入擠壓筒中,在擠壓軸的壓力作用下迫使金屬通過模孔變形而成形流出,得到與模孔尺寸相近的擠壓制品。
擠壓模具在鋁型材擠壓生產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直接影響擠壓產品的質量。雖然是在選定成型材料、成型設備時,在預想的工藝條件下進行模具設計,但是人們的認識往往是不完善的,因此必須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,進行試模試驗,看成型的制件質量如何。修模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。同時修模人員也必須熟練地掌握有關的檢查技術,才能正確地分析和判斷制品缺陷產生的原因,從而進行有效的模具修正,也可以有效提升模具的上機合格率。
模具的修模原理
鋁模板廠家修模的實質在于“調整金屬流速,使之能均衡地流出模孔,具體地說,就是通過調整金屬的預分配量(即供給量),改變金屬的流動條件和減少摩擦阻力來實現修正尺寸,矯正形位,改善表面狀態,延長和提高模具使用壽命”。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,修模必須選用既簡單方便,又經濟適用的方法,常用的方法有以下:修整工作帶、尺寸修正、制造阻力、平行流量法
影響模具上機的因素(模具問題痛點所在)
1 設計合理性
2 加工的精密
3 修正工藝管理標準化
4 擠壓工藝的落實
5 模具排產及流程
在鋁型材擠壓生產中,模具是保證擠壓產品的形狀、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的關鍵工具,也是提高產品產量、勞動生產率、成品率、擴大品種、降低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。鋁擠壓模具作為鋁材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部件,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缺陷而致使產品質量低下,成品率降低,生產成本增加,效益下降。
常見缺陷問題的消除
常見缺陷問題:起影、焊合線、塞模、成形問題(波浪、不平)、表面問題(粗紋、拉溝、起骨、分色、線紋)
成形問題(波浪、不平):解決辦法:①修整模具工作帶使金屬流動均勻;②采用合理的擠壓工藝,在保證出口溫度的前提下盡量采用低溫擠壓; ③合理設計模具結構
表面問題(粗紋、拉溝、起骨、分色、線紋):改善措施:加強模具的維護保養和規范提高拋光人員的技能水平